和本堂總裁葉先德:「鐵路是從北到南,從南到北穿插的,因此我們有很大一個菜庫,有上萬種各種不同的菜,人實在是太多太多,跟台灣簡直是沒有辦法去比較,台灣就只有2000多萬人,但是大陸人實在是太多了,這個商機我都不曉得怎麼去形容有多大,實在是太大了,我們這一年光是高鐵這一塊,營業額大概就幾千萬(人民幣)。」
和本堂員工:「好,早上好,非常好。」
這是一天的開始。和本堂經理鄭緒華:「把水關掉,這菜籃是要放在地下。」
和本堂員工:「1、2、3、4。」
和本堂經理鄭緒華:「那火開那麼大幹什麼,開小一點。」
和本堂員工:「1、2、3、4,向右看齊。」
和本堂經理鄭緒華:「我跟你說了,裝食物要用不繡鋼的裝食物,為什麼要裝生的,趕快給我倒過來。」和本堂員工:「這不一樣的。」鄭緒華:「趕快倒。」
為了供應每天5000份武廣高鐵便當,台商經營的和本堂團膳,廚房如戰場,因為嚴厲才能造就品質。和本堂總經理楊玉霞:「這個蔥我一定要敲到爛,為什麼敲到爛,我要它的汁,不是要它蔥整個完美的好。」
◎辣椒0.4CM 台鐵退休大將坐鎮
楊玉霞:「這個筋不敲斷,你炸起來排骨就會彎曲。」
咆嘯聲中,唯一一個溫柔的聲音來自楊玉霞,現年63歲的她,是台鐵剛退休的大將,排骨敲打後才軟Q,廚房的小伙子不知道,得教。楊玉霞:「太快囉,一定要平放,這個平放下去。」
炸之前得斷筋才不會捲曲,年輕人不知道,也得教,花椰菜一朵是18克、辣椒圈厚度0.4公分,切片的話4乘0.2公分,標準紅蘿蔔長度7公分,牆壁上圖文並茂,標示的跟化學實驗一樣清楚,台灣東部幹線的太極便當,一盒12道小菜的扇形便當,還有海陸雙拼的北海道便當,這些都是楊玉霞的點子,因為她台鐵光賣便當。
◎比台鐵便當貴4成 陸高鐵客照買
一年就有3.7億台幣的營收,今年3月退休,有人開出年薪500萬台幣邀請她,她都不為所動,最後在台商三顧茅廬之下,她盛情難卻,被延攬到廣州,幫台商開發陸版的「鐵路便當」。
TVBS記者陳相如:「武漢到廣州的武廣高鐵,一天平均5萬人次,節假日的時候可以高達15萬人,他們都需要吃飯,對台商而言,這就是個巨大商機。」
乘客:「我要一個滷肉飯,這個雞、滷肉、魚排三種,還有羅漢齋全素的。」
一個平均35元人民幣,約170元台幣,份量更大的235元台幣,對比台灣高鐵便當120元,貴42%以上,買氣依舊搶搶滾。乘客:「我感覺這(滷肉飯)味道還不錯,比較其他便當店的話,料還蠻多的,而且它菜顏色還不錯。
這位先生大口扒的是台灣滷肉飯,另一位先生買的是台式香腸,對你我而言好像很普通,但看看過去,大陸鐵路便當超陽春,外加一碗毫無食慾的白粥,台商賣的色香味勝出許多,也難怪大陸民眾願意掏錢買。和本堂店長:「還不錯,這個蘿蔔最近醃的,這個蘿蔔最近醃的很好吃,滿足了。」
楊玉霞:「灑鍋,邊沖鍋邊的香氣。」
和本堂店長:「這米真的很好吃耶,跟糯米一樣,什麼東西好吃啊,白飯,誰還沒拿,趕快拿去吃,一人一半、一人一半。」
要打進大陸高鐵,這個素有「銅牆鐵壁」稱號的市場,並不容易,台商和本堂打敗大陸,中外5強快餐中唯一的本土品牌「真功夫」,靠的是創意研發。
◎抓大江南北口味 試吃會定輸贏
和本堂店長:「辣一點,重口味的,我們都都會慢慢都會推,湖南、湖北,其他有些地方(菜),(客人)比較喜歡吃小炒類的,辣椒圈它是怎麼炒出來的,非常好吃,很多客人都為那個辣椒圈(而來),你不要說芋頭便宜東西,錯了,在芋頭裡面,我們必須把芋頭先蒸熟以後,然後再跟飯混和在一起。」
試吃會上來自各省的店長,提出的意見五花八門,這是服務同樣來自五湖四海的高鐵乘客,第一關模擬考驗。楊玉霞:「因為圓切,你完全吃有肉的口感,如果斜切,你要吃這個,炒下去肉會散開。」
楊玉霞把台灣香腸做成大陸高鐵便當,除了手工灌、不加粉,連切工都要講究,太普通嗎?不,來自貴州的主廚這輩子只吃過臘腸,沒吃過新鮮香腸,這味兒很特別。和本堂總廚楊平:「我第一次來我們公司的時候,吃到這個香腸的時候,怎麼新鮮的還比醃過好吃啊。」
楊玉霞:「黃皮就這個,這個就是黃皮喔。」記者:「在台灣沒有喔?」楊玉霞:「沒有,台灣沒有這個東西。」
貼近市場才能找到靈感,楊玉霞的起點是傳統的市場。記者:「請問一下,你們是怎麼來做菜?」楊玉霞:「做湯的。」記者:「褒湯。」楊玉霞:「骨頭湯。」記者:「喔,那對身體是怎麼樣?」楊玉霞:「去濕。」
◎團膳起家搶進高鐵 營收增30%
過去和本堂靠團膳起家,但入門太容易,競爭對手光廣東就有數十萬家,為了讓企業永續發展,他們找對的人,做對的事,並拉高門檻,挑戰一個又一個的食品認證,做足了準備,才獲選進入大家擠破頭的高鐵市場,年營收增加30%,再次驗證,機會果然是給準備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