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準備退場 投信:布局標的瞄準成長型資產
2013/06/20 11:35 鉅亨網 記者郭幸宜 台北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拋出QE退場時間表,消息一出嚇壞市場,不僅美國股債齊跌,今(20)日開盤的亞股更全數走跌。但也有投信認為,寬鬆政策退場代表美國經濟下檔風險大幅下降,也意味美國經濟前景樂觀,屆時可望使基本面佳、利率敏感偏低的成長型資產趁勢崛起。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說,儘管FOMC會後拖累風險性資產幾乎全面走跌,但觀察目前美國失業率7.6%仍高於6.5%的目標,通膨年增率僅0.7%,仍遠低於長期平均的2.5%,推估聯準會不至於驟然掐緊市場流動性。
進一步觀察聯準會宣示內容,除了下半年將調整每月850億購債規模外,一旦失業率降至7%以下,則預估在明(2014)年中停止QE規模,其實仍保留隨就業好轉而調整的彈性空間。
謝瑞妍表示,QE規模縮減背後代表的意義正是美國經濟回春,將有助市場在利空出盡後加速趕底,回歸基本面行情。從歐美流動性指標Libor利差維持穩定低檔,而小型股指標羅素2000指數走勢近期亦維持強勢整理,反映市場並不擔憂流動性或景氣問題。
就過去經驗來看,在美國經濟回升,美債利率由2%低檔回升時,風險性資產如股市表現是高度正相關;直到長債利率升至近5%,通膨壓力增溫下,對企業造成獲利壓力與聯準會不得不做緊縮動作,股市才會出現負面效應。
在資產布局部分,謝瑞妍認為,部分仰賴寬鬆資金,而基本面與估值已弱化的利率敏感型資產,如存續期間較長、收益過低的公債,未來資金的吸引力將遞減,反觀基本面較佳,利率敏感度偏低的成長型資產將最為受惠景氣復甦。
謝瑞妍建議,可適度提高風險胃納,以「多重資產」為切入,並漸進式擴大對股票等風險性資產比重。其中,債券部位可增持與景氣連動較高的企業債如高收益債券,積極投資者也可適時提高股票投資,標的則以美股、亞股與日股為佳。
投信強調,短線雖然市場維持震盪機會較高,可觀察原物料國相關貨幣,尤其巴西黑奧與澳幣做為市場利差交易消化與浮額沉澱的觀察指標,待市場賣壓消化後,再伺機分批布局股債資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