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看日本戰國時代小說,有則故事:某高階武士,奉命下鄉處理一棘手之事。其父問他主公有何指示?他說主公一再告誡他做人的道理。其父說:這是主公的場面話,心裡話是要你不擇手段達成使命。事成後若引起公憤,則以曾再三告誡你做人道理,你不聽,雖事成有功,為大原則,必須含淚命你切腹。武士問,若並未引起公憤呢?其父答,你也留下主公隨時可除掉你的把柄。身為武士,命不由己,心也不由己。
看完毛骨悚然,心想這是日本古代故事,離我很遠很遠。但…
過去任某縣級主管,碰到一些事,常有上級長官來電了解。筆者請示,該如何處理?都答以:沒有,沒有,一切依法秉公處理。那語氣讓我猛然想起,原來前述的困境,離我並不遠。如何揣摩長官場面話,所想表達的真正心意?都是一種煎熬。
請問這類官話,即使監聽全都錄,又怎樣?
我的工作是為民服務,當政府與人民間溝通橋梁,這些服務都可能被扣上「關說」帽子。我指示同仁,不做違法、不當的服務。惟如是提醒式的叮嚀、提醒式「關說」,如雨季將臨,官員不知地方特性,我幫人民「服務」,請速撥經費整治排水溝防颱,有何不當?
即使司法層面,因案件態樣太多,有些常識、知識,司法官也未必清楚,如媒體刊載,有建築梁柱以空油桶充填,全民嘩然;檢察官也說要嚴辦。其實工程結構,除了對外支撐力,也要減輕自身壓力,所以底層梁柱為實,高層梁柱以空油桶充填,乃營造規則。如果向法官做解釋性「說明」,避免無知誤判,無聊興訟,有何不妥?
兩岸交流前,漁民隨時會碰到大陸漁民,並無走私犯意。我即曾奉命向司法單位「解釋」,海上夜市實情,也算「關說」吧!
真正高明的官話式「關說」,不會「練肖話」?
中外政治史有不少算計與猜忌,暗藏在「大是大非」口號下,但不應就妄斷馬有滅王陰謀。同理,馬也不應妄斷王是違法,不當關說。法院應尊重黨內自治,但也應防範獨裁式的自「制」。人民參與政黨是保障,豈有社團規律不受法院審理,就逕自宣判違法、違憲?
中秋連假,天兔攪局無心賞月,但人民期盼明月能高照,官場想的、看的雖都是烏雲,但願這場馬、王惹起的是是非非,中秋過後,能由法院撥開烏雲,讓人民有個合情合理也合法的明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