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時間,平板電腦價格就像溜滑梯直直落,電腦品牌大廠華碩、宏碁等近期紛紛啟動「平板利潤增加」計畫,廣邀零組件供應商針對低價平板產品擠出獲利,評估從處理器、面板、鏡頭模組等著手,展開搶救獲利大作戰。
短短一年時間,平板電腦價格就像溜滑梯直直落,電腦品牌大廠華碩、宏碁等近期紛紛啟動「平板利潤增加」計畫,廣邀零組件供應商針對低價平板產品擠出獲利,評估從處理器、面板、鏡頭模組等著手,展開搶救獲利大作戰。
去年華碩和Google合作的Nexus7或亞馬遜的Kindle Fire維持在199美元,今年初宏碁推出149美元的Iconia B1,華碩更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中將MemoPad殺到129美元,不少白牌機甚至下探99美元,今年平板電腦出貨量不但超越筆電,甚至走向低價化,考驗業者的獲利能力。
PC廠商為擠出利潤,最常見的作法是從減低零組件成本等方面著手。宏碁、華碩今年推出的低價平板,就捨棄價格較高的高通(Qualcomm)或輝達(Nvidia)晶片,改採用聯發科處理器,面板、鏡頭模組等方面都還有成本節省的空間。
目前傳統筆電平均售價(ASP)約在599至699美元,等於賣四、五台平板才能抵上一台筆電的利潤,對PC廠商而言,要從中擠出利潤,難度升高。
但平板電腦低價廝殺激烈,PC廠想盡辦法擠利潤,而聯發科則成為最大贏家。PC業者強調,一分錢一分貨,品牌廠商不像山寨業者必須兼顧品質與規格,而且行銷宣傳、售後服務等都要成本。
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楊維倫表示,低價產品對零組件廠商並非好事,在價格競爭下,可能替大陸的零組件廠商帶來新商機。在低價平板電腦當道下,能提供混合式解決方案的機殼廠商可望受惠,像是巨騰既能供貨塑膠機殼產品,也在金屬機殼領域布局。
楊維倫也指出,低價當道,很多大陸的相關零組件廠商也覬覦這塊大餅,像是觸控面板的歐菲光等,歐菲光雖然不是蘋果供應鏈當中,但是也有機會拿下雙A的訂單。
零組件廠商指出,一些比較高毛利的零件,也在低價平板電腦當道下在今年取消採用,預估多少將影響到ASP(平均售價)的表現。
針對平板電腦低價化的趨勢,品牌大廠將與供應商一起來共商大計,希望零組件廠商能研發新的產品、提供好的價格。
零組件廠商也透露,現在筆電市場疲軟,也只能往低價平板市場發展,尤其低價平板出貨量大,零組件廠會考量如何推出新的解決方案給客戶採用,未來也有機會藉此擴展到其他平板客戶。
【記者曾仁凱、謝艾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