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造富上市公司理財井噴
每經記者曾劍
受“錢荒”影響,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回報率自6月以來穩步上升,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的熱情也因此而急劇高漲。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本週以來已有18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資理財。
資料顯示,在6月26日,有11家上市公司發布投資理財公告。其中,滬電股份宣布用不超過2億元投資於穩健型銀行理財產品。除滬電股份外,宣布投資理財的上市公司還有華東重機、漢王科技、佰利聯、富安娜等10家企業。
事實上,自6月份以來,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確實提高不少。據建設銀行網站理財頻道顯示,其大部分短期理財產品5月份的預期收益率都在3.6%左右。而自6月起,建設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已經攀升至4.5%附近。部分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更是突破了5%。
6月27日,又有7家上市公司發布投資理財的信息。其中,松芝股份擬以閒置的4.5億元募集資金投資保本型理財產品;中航光電使用自有資金1.6億元購買了中國銀行的保證收益型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了5.40%;東百集團使用3.4億元閒置流動資金購買了5只理財產品,其中兩隻的年利率達到了6%;英飛拓以3000萬元購買了興業銀行一款產品,其客戶參考年化收益率更是高達7%。此外克明面業、洽洽食品以及以嶺藥業也對外宣布投資理財。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25日宣布使用500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後,富安娜於6月26日再次發佈公告稱,將投資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額度由2.5億元提高至3.1億元。
不過,上市公司享受理財產品高回報率的狂歡恐怕是短暫的。在6月20日創造13.444%的紀錄後,隔夜拆借利率從6月21日~6月26日已經連續4日回落,截至6月26日為5.553%,與5月底的水平相當。加上央行6月25日表示,已經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錢荒”的局勢已經逐步得到緩解,而理財產品收益率無疑也將隨著“錢荒”緩解而逐漸回落。
與上述公司受益“錢荒”相比,內蒙君正等公司的遭遇則是悲劇。
據中國貨幣網發布的信息,內蒙君正、麗江旅遊等上市公司原計劃於二季度發行的中期票據受市場影響被迫改期。內蒙君正原計劃於二季度發行規模為15億元的第二期中期票據,但公司6月21日表示,變更發行計劃,擬於四季度再發行上述15億元的中期票據。麗江旅遊規模為9000萬元的中期票據也因相同原因被推遲至三季度再行發行。此外,雲內動力原計劃6月26日發行的6億元短期融資券也被迫推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