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因為本人算是在學習上十分鑽牛角尖的人,所以對於老師在課堂上說,用「五柳
先生」來自況「自己」,說是這樣比較不有自誇意涵~但是咧~為什麼我們又可以確定
「五柳先生」=「陶淵明」呢?說不定,陶淵明先生有一個朋友,家旁也種了柳樹。又
說不定「梁朝的蕭統在《陶淵明傳》中說︰『淵明少有高趣……嘗著《五 柳 先生傳》
及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其實他是在說另外一個同名同姓氏的人咧~?然後剛好
他也有著陶淵明先生那樣的志氣,所以被誤會了呢?我甚至還覺得,可能真正的陶淵明
先生不是這樣的人,他只是詩文好,然後去歌詠另外一位家旁有「柳樹」的「陶淵明」!?
也許各位大大覺得我的理由有點太誇張,可是,這世界上不是無奇不有嗎?所以還是有
可能那麼湊巧發生在「陶淵明」先生身上。
我甚至還想了一個真的可能發生的事:「說故事。」有聽過神明之類嗎?那些不都是先
人傳到後人,後人再講(也有可能用寫的方式)給子孫。然後,那些「關羽」、「劉
備」、「岳飛」、......等等的人,也可能只是故事剛好一傳十,十傳百,靠著千分
之零點零零零......幾的機率,到後來我們手上的古蹟(也就是所謂『三人成虎』)。
還是說,考古學家都是挖到甚麼,就是甚麼的心態去挖的呢(抱歉喔~~~可是真的不
是罵人<<<因為我對這一行業的無知度造成名譽損傷,還請原諒(>_<川))
對於上段的解釋,我舉例說明一下:像例如在這邊挖到一個碗,就確定它是古人曾
經的居住地。我就會覺得,那就像狗狗路邊小便時,留氣味警告其它狗狗,這裡是
它的領地一樣。以以前的人類來看,如果不會文字的話,說不定會用一些器具來作
為警惕或告示之類的意思,就像人比手畫腳那樣.....
所以其實我對歷史,是存著不太相信的心理......
所以,我在這邊瞌上頭,請各位幫我解答。
(因為問題很複雜,本來也很想給100點的說......但是贈點最多20,所以還請各位原
諒一下~~~請高手解答)
也謝謝你們願意看完這篇問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